临期食品回收—浅谈资本大热下的临期食品行业
临期食品回收—浅谈资本大热下的临期食品行业
导语:临期食品行业从2019年年底开始,发展态势大好。甚至在某个阶段,备受资本关注。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它的概念。临期食品指即将达到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不同保质期限的产品,有不同的具体临期食品标准细则。从概念上来看,临期食品应是从食品行业发展之初就已存在,临期食品的生意在国外也有相当丰厚的历史,临期食品究竟从哪儿来?1.终端销售点滞销的食品
2.生产厂家产能过剩的食品
3.代理商、经销商取消合作,存货库存
4.退换货、包装损伤后无法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
从这些来源中不难发现,临期食品的货源并不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各个渠道得到的临期食品分散在不同的资源人手中,想要做临期食品的生意,就要对接各个品牌负责食品回收的关键人,继而通过倒买获取利益。
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催生了一批“倒爷”,成为各种临期食品的“经纪人”,将产品成功推送到各个平台、超市进行销售。然而这样的货物来源对于临期食品销售平台来说,货源不够稳定且不够充足,限制了其发展的可能性。但伴随中国经济腾飞,中国食品行业惊人的成长速度,临期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形成一个庞大市场。
去年三月,从天津社区中走出来的“食惠邦”拿到了由惟一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的千万级天使轮;4月时又一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光顾“小象生活”,临期食品行业的老大哥——好特卖,在过往三年过程中完成了4笔融资,估值已达5亿美元。
在资本的催生下,中国临期食品行业逐渐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
1.传统销售渠道中“临期食品”专区
以淘宝网为例,早在2016年就有为临期食品所设置的专区广告,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用户在淘宝进行购物,据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在2021年4月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
2.专为临期食品小店设立的临期食品仓库
2021年6月,互联网上一篇关于成都临期仓库的新闻火爆全网,记者在成都市青羊区蛟龙工业港实地调查,多家临期食品仓库生意火爆,尤其在糖酒会期间,外地客户蜂拥而入,产品供不应求。仓库老板也在采访中透露:货源主要来源于厂家、经销商、超市等,销往社区电商平台、外卖店、工地、夜市、自助餐商家及商品折扣店等。
3.自营的临期食品专门店/平台
自营的临期食品专门店/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的“甩甩卖”和线下的“好特卖”分别为线上线下的两位“大哥”,从各个渠道拿货,并在平台上进行售卖,其丰富度覆盖休闲食品、茶就冲饮、粮油速食、生活日用各个品类。
从当前态势来看,未来的临期食品市场将会更加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规范化也将是未来主要发展的方向之一。最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加盟还是直营,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必将会走向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 上一篇:临期食品回收|—是什么导致了临期食品“横空出世” 2022/3/29
- 下一篇:临期食品回收利用又该怎样处理呢? 20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