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回收-临期食品购买时要注意什么?
2022/6/2 10:15:09 点击:
临期食品回收-临期食品购买时要注意什么?
说到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那么多的食品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有临过期的食品。而超市往往会选择将这些临期食品用打折促销的方式卖出,还专门设置了临期食品的专柜,甚至还出现了临期食品的小超市。
既然说到临期,那么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了,临期食品安全吗,是不是只要没过那个日期,食物就还能吃?购买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临期食品是什么?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临期食品与其他‘新鲜出炉’的食品不同,它们诞生时间较长,是需要单独出售的。
那么,购买临期食品时,就要注意了,并不是没超过标注的保质期就一定是安全的。可以查看保质剩余天数是否大于临界期!
购买临期食品时要注意保质期剩余天数要在临界期前:
1.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2.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3.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速食米饭之类)。
4.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5.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
6.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新鲜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价格可以打折但是安全不能打折!
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临期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它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临期食品是可以吃的,只是快到保质期了,但还在保质期内,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况且,不少食品就算是超过了保质期,也还是可以吃。
食品不能光光凭据保质期和临界期,还要注意食品本身!
食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长保质期食物和短保质期食物。
长保质期食物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即便到了保质期,只要储藏条件符合要求、没有开封,且外观看起来没有明显变化,还是能安全食用的。特别是那些保质期较长的真空包装粮食、罐头、方便面、饼干等。
而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短保质期食物,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为3~30天不等。这类食物的保质期通常比较严格,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那就不要吃了。这一类的临期食品也请谨慎购买!
最后,‘捡漏’要注意,不要过多过大!
买临期食品并不是什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没有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只要是在靠谱的超市或通过其他正规渠道购买的,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只要你能及时消费掉,就不吃亏。但是在‘捡漏’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1.有些食品的营养价值不高,如薯片等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不要在低价诱惑下一次买太多。
2.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尽量不要购买或购买足够一次吃完的量。
3.?如果价格差不多,建议购买多个小包装的、而不是买一个大包装的临期食品。因为小包能保证及时吃完,分量较多的大包,很可能一次性吃不完,打开的食品不好保存,不卫生。
4.农贸市场销售的各种熟食,包括肉类和豆制品,购买时要特别注意保质期问题,小心保质期被修改,吃之前要好好杀菌。
5.如果发现一件室温保存的食物还差一周就要过期了,买回来几天又吃不完,建议放在冰箱里冷藏,或是干脆不买,避免浪费。
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重量超过13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临期食品市场的出现,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盘活企业库存,减少浪费。
英国利兹有一家“剩食超市”,由慈善机构开设。他们购进当地其他超市的临期食品,并以很便宜的价格售卖。人们甚至可以不付钱,通过劳动来换取。
美国华盛顿有一家非营利性的零售超市,超市里大部分商品都是由当地的大型供应商捐赠的临期食品。超市将食品进行加工烹饪后,把这些临期食品做成新鲜的“即食餐”。
日本的罗森便利店会把下架商品通过供应商的协助,处理成有机肥,分发给罗森合作的农户,用于蔬菜水果的种植。
- 上一篇:回收临期食品公司告诉你消费为何升温? 2022/6/6
- 下一篇:回收临期食品如何进货? 2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