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临期食品消费警示
回收临期食品消费警示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如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的销售即是临期食品。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和消费临期食品,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临期食品分类管,避免浪费减损失
1.正常情况下临期食品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是指在食品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预包装食品完全可以销售和消费。
2.销售方应严格管理临近保质期食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3.商家为减少损失低价销售临期食品
食品经营者通常会采取打折促销等方式尽快销售临期食品,以减少经济损失,有些超市按规定设置临期食品专柜。消费者在知情权和自由选购受到保障的情况下,可同时享受到较低价格的食品。
正规渠道来购买 理性消费勿贪多
1.查看食品包装
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超市或商店。检查食品包装,确保无破损、无涨袋、漏气等现象。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如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举报此类违法行为。
2.留意贮存条件
注意临期食品须放在标签要求的条件下贮存。若发现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临期食品置于常温下,则不要购买。
3.按需适量购买
不要因为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食用时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或出现异味、口感异常时,切勿食用。
珍惜粮食、物尽其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制定反食品浪费法,把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有利于运用法治力量引领形成正确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文明新风尚。
- 上一篇:浅谈临期食品回收行业 2022/6/8
- 下一篇:回收临期食品公司告诉你消费为何升温? 2022/6/6